亚太本土最大的管理软件厂商用友集团在其新三年战略规划暨业务策略发布会上首次提出了全新的企业经营愿景——创建“幸福企业”,即将高效、创新、绿色三方面保持持续竞争力看做企业幸福的评估指标。用友集团董事长王文京表示,信息化建设是打造“幸福企业”的法宝,用友2010年将紧紧围绕这一主题,持续推动这一全新企业理念的成熟落地,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幸福”起来。
信息化“幸福”企业
1月29日,亚太本土最大的管理软件厂商用友集团在其新三年战略规划暨业务策略发布会上首次提出了全新的企业经营愿景——创建“幸福企业”,即将高效、创新、绿色三方面保持持续竞争力看作企业幸福的评估指标。用友集团董事长王文京表示,信息化建设是打造“幸福企业”的法宝,用友2010年将紧紧围绕这一主题,持续推动这一全新企业理念的成熟落地,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幸福”起来。
“幸福企业”的提出为广大企业构建自己的未来经营战略提出方向,并提供评估的标准和方法。用友集团董事长王文京阐述“幸福企业”的内涵表示,高效、创新、绿色是“幸福企业”的三大要素,“中国企业要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三大要素都扮演了不可取代的核心推动力量。”而要建设“幸福企业”,需要科学的方式和长期的坚持,企业信息化是众多决定因素中最不可忽视的动力。用友公司高级副总裁郑雨林表示,“幸福企业”将是用友的2010年年度市场主题,“帮助广大企业利用信息化工具和服务,在创新、效能、绿色三方面实现企业发展战略,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更加‘幸福’。”
在传统意义上,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于是收入、毛利率、净利率等评估指标成为衡量企业经营的唯一标准。但在全球变暖加剧、国家倡导“节能减排”政策、企业界倡导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旧有标准已经和现代企业发展趋势格格不入,越来越多的企业提出了更符合时代趋势的“绿色”、“低碳”、“节约型”等诸多新理念。对此,被“幸福企业”吸引到发布会现场的《中国企业家》杂志社社长刘东华表示,“幸福企业”最大的意义在于为现代企业指明了一个正确的价值取舍方向。他认为,要成为“幸福企业”,首先不应该把企业简单的视为获取利润的工具,“企业为社会、这个世界创造的幸福感越大,这个社会反馈给你的幸福感也就越大”;其次企业的生存环境必须是安全的、健康的;第三是企业必须有一个高远的追求,就是为什么而活着,否则就会感觉到百无聊赖,百无聊赖就不可能幸福;第四是幸福企业必须要有强大的执行力。这四个方面是企业成为幸福企业的基本的前提。
业界人士认为,在对未来企业发展趋势以及信息化的长期目标上,用友已经远远领先于行业,将符合时代主题的企业愿景与可持续落地的信息化进程有机地结合起来。
出席发布会的工信部推进司董宝青副司长希望以用友为代表的企业信息化先锋能有效落实“幸福企业”的部署。董司长向与会者表示,“节能减排”是我国“十一五”规划中的重要布局,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对推进中国企业增长方式的转型和升级至关重要。“幸福企业”这一概念符合“节能减排”指导思想,其提出的高效、创新、绿色三大主题也是时代赋予中国企业的使命。